数据包过滤路由器
包过滤模型
包过滤检查模块
深入到系统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
因为数据链路层是事实上的网卡(NIC),网络层是第一层协议堆栈,所以防火墙位于软件层次的最底层。
通过检查模块,防火墙能拦截和检查所有出站的数据。
设置步骤
制订一个安全策略,规定哪些是允许的,哪些是不允许的;
设定允许的包类型、包字段的逻辑表达;
用防火墙支持的语法重写表达式;
按地址过滤
按服务过滤
比如禁止外部主机访问内部的E-mail服务器
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
- 仅一个关键位置设置一个数据包过滤路由器,就可以保护整个网络,而且数据包过滤对用户是透明的。
- 对网络管理员和应用程序的透明度较高。网络管理员只需根据一张常用服务与协议(端口)的对应表,就可以方便地设置过滤规则,而无需了解具体的过滤技术细节。内部网络或者外部网络的服务也无需进行修改,就可以达到控制进出数据包的目的。
- 由于工作在较低的层面(网络层),多数的路由器都具有包过滤功能,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路由器中实现包过滤。实现容易,而且效率较高
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
- 包过滤规则比较复杂,缺乏规则的正确性自动检测工具;
- 无法查出具有数据驱动攻击这类潜在危险数据包;
- 过滤规则的增加会导致分析计算量的增加,从而降低路由器的吞吐量,影响网络性能;
- 抗欺骗性能力不强
- 不能有效应对伪造IP地址的攻击
包状态检查
与包过滤的对比
- 在包过滤中,检测只对单一的数据包进行;
- 包状态检查中,检测针对一定数量的数据包进行,这些数据包是在网络层拦截的,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包状态检查模块有足够信息判定连接的安全性。
与应用层代理的对比
- 工作在网络层,所以比应用层代理具有更快的速度。
- 包状态检查无法理解应用层的内容,难以收集到足够的安全信息,作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,这决定它无法达到应用层网关的安全系数。